密封条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密封条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哭泣的文物刺痛的文明政协委员建言为文物罩上_[#第一枪]

发布时间:2021-06-07 12:27:57 阅读: 来源:密封条厂家

600年古建筑2小时烧毁殆尽,战国遗址旁违建养殖场,一年内1.5万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文物作为民族的共同记忆,近年来却屡遭拆、烧、盗等伤害,历史根脉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重视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两会上,多位政协委员也为推进文物保护工作积极献策。

拆、烧、盗—多少文物在“哭泣”

2015年伊始,云南巍山古城拱辰楼被一场大火毁于一旦,600多年的古建筑仅留下几根焦黑木梁和断壁残垣。2014年1月11日,云南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发生火灾,有着1300年历史的古城核心区被烧成废墟。

据统计,2010年至2013年,国家文物局共接报文物火灾事故52起。

战国时期魏长城见证了2000多年前的秦魏争霸。然而,2014年底,陕西省渭南市文物旅游稽查支队发现,保护区内居然建有160平方米的养殖场,距离魏长城只有0.5米。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仅2014年上半年,文物局共接报在文物保护周边违法建设等案件81起,破坏文物本体案件3起,绝大多数为法人违法案件。

火患、违建、偷盗、拆迁……损毁文物的黑手正在逼近。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教授张凤阳表示,持续多年的大规模“旧城改造”中,大量文物古迹和历史街区被夷为平地,经历千百年岁月形成的街巷肌理,鲜活的传统社区以及市井文化被毁于一旦。

2014年,国家文物局对100个古城不可移动文物的消失情况进行普查,选择10个县区的文物消失速率进行全国折算后发现,大约一年全国有1.5万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

文物的消失、历史记忆的衰败,令人扼腕,多位从事文物工作的政协委员不禁发出“文物之痛”“文化之殇”的叹息。

城乡建设之疏:官商勾结、权大于法、罚难震慑

近十余年来,国家在文物保护的法制建设上不断加强,先后修订出台了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各地也制定了文物和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虽然文物保护工作已基本实现有法可依,但目前“法人犯法”问题尤为突出。张凤阳表示,特别是一些官员与房地产利益集团勾连在一起,形成利益输送关系,致使"有法不依、违法不究",不仅对大量文物古迹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更严重影响了法律的权威。

据了解,目前大规模旧城改造中的房地产开发,是造成文物大规模灭失的重要原因,而处罚额度过低的罚款,也难以对违法拆建的房地产商形成震慑。

“现行文物保护法对拆除一般文物的情形,仅规定了50万元上限的行政处罚。而在房地产市价动辄每平米数万元的情况下,拆掉一处文物建筑,就可以为房地产项目腾出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利润空间。”张凤阳说。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侯露指出,新一轮城镇化建设中,破坏性开发现象屡禁不止,大量拆旧建新中,一些古旧建筑、历史街区、人文景观、名人故居被毁,破坏了城市文化遗存的完整性和延续性,拆掉真文物、建造假古董的现象更时有发生。”侯露说。

政绩追责、执法督察、刑事立案:为文物罩上“铁布衫”

针对一些地方官员对文物法律法规不了解甚至漠视的现状,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建议,将文物保护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执行实效列入地方领导的年度考核,并建立对政府部门的问责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则认为,当务之急是研究建立国家文物督察制度,加强国家文物局的执法督察力量。励小捷提出,可参考国土、环保等资源环境类执法监管模式,建议国务院授权国家文物局,对地方政府落实文物保护法定职责情况进行督察,促进地方政府依法履行文物保护“属地管理”的责任。

张凤阳还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可出台相关司法解释,明确将严重破坏文物行为纳入刑事立案范围,对公职人员故意损毁文物古迹的恶劣情形,要严肃追究刑事责任,以避免地方主管部门对文物犯罪案件出现立案不送、以罚代刑、重罪轻判等现象。

电子地球仪批发

冷弯型材成型机

电机绕组线价格